河南省洛阳市2023-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,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河南省洛阳市2023-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,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
河南省洛阳市2023-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
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,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
8.秦统一后,六国旧贵族和诸多儒生仍然蔑视秦国文明,诽议秦政,甚至在朝廷公开毁议秦政。基于此,秦始皇采取的举措是()A.统一货币B.统一文字C.焚书坑儒D.独崇儒术
6.咸丰二年(1852年)至咸丰四年,清廷先后向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等14省陆续委任了一批以“在籍绅士”为主、间由现任和候补官员担任的“团练大臣”。威丰九年至十一年,委派仍以回籍官员和在籍缙绅为主,据此可推断A.地方治理潜伏危机B.传统士绅结构瓦解C.团练兴办成效显著D.督抚的权力被架空
19.阅读材料,完成下列要求。(12分)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,各家各派的伦理思想各异,但是对社会成员所施加的有组织、有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教化活动的最终意图是一样的,就是创造和谐社会会,培养德性,磨砺人格和导人向善。传统儒家思想认为通过礼义的道德教化,在社会上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,醇厚社会风气。通过对人们的教化,秦国出现了“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,兵革大强,诸侯畏惧”的强盛局面。中国古代众多的族规、家规、家训,最重要的内容便是对成员的道德要求。在明清两代,不少地方的宗规、族规,往往首列《教民六谕》,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家族是自觉配合朝廷推行教化的摘编自王司瑜《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及方式研究》材料二《唐律疏议》提出“德礼为政教之本,刑罚为政教之用,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”,直接把礼义道德规范纳入其中一些法律条文,使儒家学说法典化。《唐律疏议》浸染了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,体现“法自君出,权尊于法”的原则。法律“出于礼则入于刑”“德主而刑辅”“依法断案”也是“合礼裁判”,谋叛、不孝、不睦、不义等被纳入到刑法体系中去了。中国古代法律所及之处大多与国家有关。-摘编整理自《唐律疏议》、张锐智《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》(1)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,分析中国古代教化的且的。(4分)(2)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,围绕(要求:论题明确,持论有据,论述充分,逻辑清晰。)识,围绕(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)写一篇小论文。(8(8分)
4.修撰于北宋的《吕氏乡约》主张“以礼化俗”,把乡村秩序建构放在重要位置。黄宗羲在《宋元学案》中对《吕氏乡约》作了高度评价:“横渠(张载)之教,以礼为先,(吕大钧)先生条为乡约,【高二历史第1页(共6页)】HEB-B1.
8.“凡百役之费,一钱之敛。先度其数而赋于人,量出以制入。户无主客,以见居为簿;人无丁中,以贫富为差。不居处而行商者,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,度所与居者均,使无侥利。”材料所体现的税制()A.促成商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B.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模式C.体现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.需依托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分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