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城市2023-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(高一)历史

宣城市2023-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(高一)历史试卷答案,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宣城市2023-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(高一)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,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

试题答案

宣城市2023-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(高一)历史试卷答案

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,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

1.14世纪末至15世纪中期,“会议至上主义”兴起,其宗旨是把教皇塑造成宪政主义者。库萨的尼古拉在其最童要的政治著作《天主教的和谐》中主张将协商与同意的宪政原则运用于教会内部结构的管理方式中。这些现象说明。()A.中古时期蕴含着民主因素B.教会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C.宗教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.教皇权力受到主权在民思想冲击

3.南北朝时期,弥勒形象与其他传入中土的诸佛、菩萨相差无几,光照寰宇、端庄肃穆;到了唐末五代,则变为身矮腹白、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。这一转变主要反映当时()A.社会秩序趋于稳定B.佛教传播的本土化C.政府倡导弥勒信仰D.社会经济日益繁荣

宣城市2023-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(高一)历史

1.《国语·鲁语上》记载,夏、商、周王族祭祀的时候,不仅祭祀本族的先王、先公,而且将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,自认是黄帝族系的后裔。这些记载A.说明祭祀活动为王权所轻视B.为政治活动渲染了神权色彩C.利于论证华夏文明的延续性D.源于宗法制度对血缘的强调

宣城市2023-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(高一)历史

16.阅读材料,完成下列要求。(12分)中华文明数千年来一脉相承,既有其一以贯之的被心内被传承延续,也有与时俱进、不断鼎新的新要素持续融入。2023年月,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时指出:“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,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。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,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,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,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。”而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中华文明标志性要素的传承与发展。——摘编自叶坦(中华文明连续性考察——基于“以民为本”理念的新视角冫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,任选一种“中华文明标志性要素”,自拟观点,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进行阐述。(要求:观点正确,史论结合,逻辑清晰,阐述充分。)

16.在王守仁看来,一个观念正确与否,不能离开“行”而只在头脑中加以判定。同样,要了解人们是否真正把握了某种观念,也必须根据其是否实际地践行来加以确认。王守仁的上述思想A.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B.首倡了“经世致用”的学说C.是对制度的批判D.体现了“格物致知”的实践论姓名分数(1)根据材料一,指出唐初“和亲”与汉初“和亲”的异同。结合唐代的背景,说明差异的原因。(12分)

话题:
上一篇:【精品】河北省2023-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(MC)思想政治
下一篇:【精品】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3-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思想政治